競賽緣起
國際 ACM/SIGDA CADathlon at ICCAD 競賽,由 ACM/SIGDA 於2002年首次舉辦,其目的在挑戰學生臨場 EDA 工具實作能力、問題解決能力、程式設計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,同時也為促進國際間 EDA 領域的交流。CADathlon 競賽每年舉辦一次,每一隊由兩位學生組成參賽,學生需在限定的時間內解決 6 至 8 個 EDA 相關問題,問題涵蓋範圍甚廣,包含 EDA 之各領域。由於困難度及挑戰度極高,CADathlon 競賽已是 EDA 領域相當知名的競賽,儼然為 EDA 領域之奧林匹亞競賽。
為增進與國際間經驗之交流,進而培育世界級 EDA 研究員及增加台灣在國際 EDA 領域的優勢與競爭力,2012 至 2015 年教育部補助國內舉辦馬拉松組競賽,競賽優勝同學再藉由教授專家協助進行培訓,補助出國參加於每年 ICCAD 舉辦之 CADathlon 國際賽。
為了響應國家對培育半導體設計自動化領域頂尖人才的戰略目標,2024 年的 CAD 競賽中再次引入馬拉松組,從而吸引並培養更多具有高水平的參賽者,為我國在半導體設計自動化領域的發展貢獻力量。
2024 CADathlon 競賽得獎名單,恭喜以下得獎隊伍!
組別 |
得獎學生 |
指導教授 |
cad00006 |
柯昱豪
(國立台灣大學) |
江介宏教授 (國立臺灣大學) |
cad00011 |
葉財豪
(國立清華大學) |
王廷基教授 (國立清華大學) |
cad00022 |
劉虹伶
(國立臺灣大學) |
黃鐘揚教授 (國立臺灣大學) |
2024 年 08 月 28 日 星期三
|
||
09:30 - 10:00
|
報到(Registration)
|
地點 : 教學 705
|
10:00 - 10:30
|
環境測試、競賽說明
|
地點 : 教學 705
|
10:30
|
競賽開始
|
地點 : 教學 705
|
12:00
|
供應午餐
|
地點 : 競賽當日公告
|
17:00
|
競賽結束
|
地點 : 教學 705
|
國內賽報名請點此 (審查資料請提供 : 論文 / 專題著作清單、獲獎紀錄等。)
1. 參賽隊伍由二位學生與最多兩位指導老師組成(可跨系跨校)
2. 所有參賽學生需確認以下事項:
a. 在 2024 年 11 月仍擁有學生身份
b. 獲選隊伍必須報名參加 2024 ACM CADathlon@ICCAD 以及 2024 ICCAD
c. 獲選隊伍必須出席
2024 ACM CADathlon@ICCAD 賽前培訓
d. 若不符合上述規定,將無法獲得教育部出國補助
3. 如參賽隊員於本學年度畢業,報名時需另附下學年入學通知書
地理位置
320314 桃園市中壢區中北路200號 Google Map
自行開車
1. 自國道1號南下車輛:「內壢交流道」(57K)→中園路→(右轉)中華路→(左轉)普義路→中山東路→(左轉)幸福街→(右轉)中北路→中原大學校門。
2. 自國道1號北上車輛:「中壢交流道」(62K)(往中壢方向)→民族路→(左轉)環西路→環北路→普義路→中山東路→(左轉)幸福街→(右轉)中北路→中原大學校門。
大眾運輸
1. 從火車站轉車請先步行至公車站,搭乘桃園客運【 155、156路 中壢-元智大學】於中原大學全人村站下車。
2. 步行至中壢客運總站,搭乘 167 號至中原大學。
所有競賽相關問題,請來信到 cad.contest.cadathlon@gmail.com 洽詢,謝謝!